热敏电阻是一种对温度敏感的电阻元件,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。那么,下面了解一下关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热敏电阻自身特性
材料特性:不同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,其温度系数、稳定性等特性有所差异。例如,采用高质量半导体材料且材料纯度高、晶体结构均匀的热敏电阻,温度测量精度更高。
阻值精度:热敏电阻的初始阻值精度越高,在温度测量时基于阻值变化换算出的温度精度也越高。如标称阻值为 10kΩ 的热敏电阻,阻值精度为 ±1% 比阻值精度为 ±5% 的测量精度更高。
互换性:互换性好的热敏电阻,在相同温度下阻值的一致性高。若互换性差,即使是同一型号的热敏电阻,在测量相同温度时也可能因阻值差异而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。
测量电路
激励电流:激励电流通过热敏电阻会产生热量,若电流过大,会使热敏电阻自身温度升高,导致测量误差。一般需根据热敏电阻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激励电流,以确保测量精度。
电路噪声:测量电路中的噪声会干扰对热敏电阻阻值的精确测量。例如,电源噪声、放大器噪声等,会使测量得到的阻值出现波动,进而影响温度测量精度。
环境因素
环境温度: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热敏电阻的散热条件。当环境温度与被测温度相差较大时,热敏电阻的散热情况改变,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离真实值。
湿度:高湿度环境可能使热敏电阻表面凝结水汽,影响其电气性能,进而影响测量精度。对于高精度测量,需采取防潮措施。
电磁干扰:强电磁场会在热敏电阻或测量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,干扰测量信号,降低温度测量精度。
安装与使用
安装方式:热敏电阻安装不牢固或与被测物体接触不良,会导致热量传递不充分,使测量温度与实际温度存在偏差。例如,在测量物体表面温度时,若热敏电阻与物体表面之间有空气间隙,会影响测量精度。
使用时间:长期使用后,热敏电阻可能会出现老化现象,其阻值特性发生变化,导致测量精度下降。因此,需要定期对热敏电阻进行校准和更换。